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承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承德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我们邀请到承德市发改委信息中心主任刘春鹏先生就相关内容进行发布,承德市发改委重点办一级主任科员路明纬先生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刘春鹏先生进行发布。
刘春鹏: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根据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安排,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承德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四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规划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一、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水源涵养生态支撑能力更加稳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荣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PM2.5年均浓度保持全省第二,环境空气质量168城市排名创历史最好水平。2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双100%。滦河、潮河生态补偿累计获得17.6亿元,排污权交易总额突破0.39亿元。营造林840万亩、修复退化草地1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019.3平方公里,入京入津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
二、主导产业支撑能力切实增强,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坚实。立足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功能定位,创新推行链长制,加速形成经济增长新优势。清洁能源产业实现新突破。总装机容量达到2400万千瓦,全球最大的360万千瓦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抽水蓄能项目总规模达到千万千瓦级,位居全省第一。钒钛新材料产业能级跃升。伴生元素高效综合利用取得突破,高纯钒、钒钛特钢、全钒液流电池、高端中间合金等产品跻身全球价值链高端,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大关,成功构建集资源开发、创新研发、加工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文旅康养产业精准化发展。建成文旅项目52个,A级旅游景区达到52家,温泉旅游实现游客花费突破50亿元。金山岭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一号风景大道入选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争创滦平、宽城2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平泉食用菌、隆化肉牛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承德山水”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高,建成京津重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颈复康颗粒等4个品种列入国家医保目录。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转型。清洁能源装备链条不断延伸拓展,明阳、远景等行业龙头聚集落地,仪器仪表集群化、智能化形成国内示范标杆,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融入京津冀产业链条。大数据产业加速起步。“京北数谷”初具规模,构建形成省市县三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产业数字化转型向更深层次、更多领域迈进,绿色算力成为产业新名片。
三、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协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坚持“多规合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成148万亩高标准农田。8个县市先后获评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县。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3家,农产品加工比值达到1.3:1。创新实施“1355”工作法,累计实施各类帮扶项目6483个,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市无一户返贫致贫。构建“一核、两区、三带、多廊、多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改造老旧小区548个,建成棚户区安置房7901套,县域承载能力全面提高。实施县城建设重点项目199项,平泉、宽城、滦平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
四、扩大内需战略有力实施,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充沛。消费促进提质扩容,自创并培育“全承钜惠”促消费核心品牌,累计筹集资金超1.3亿元,2024年以旧换新专项行动争取补贴3.17亿元,直接拉动消费近25亿元。新能源汽车占有率提升至24.7%。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争列省重点建设项目130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超2600亿元,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大项目517个、资金200亿元。服务业体系高水平发展,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6个、乡镇商贸中心143个。平泉获评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河北鲜派食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典型经验获《人民日报》、央视频报道。
五、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更加深入。联合京津打造16条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擦亮京北旅游“金名片”。积极融入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协作体系,累计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68家,铸就“京津研发、承德转化”新图景。深化人才共育,与京津共建省级科技研发平台11家、省级创新创业团队12家,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全市37家医疗机构纳入京津冀检验结果互认,建成23个京津冀医联体,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强基建共通,实现1小时抵京、2小时至津石、3小时通达环渤海城市群,市域铁路、高速、机场“三网”无缝衔接,协同效能全面跃升。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更加美好。民生工程扎实推进,20项省市民生工程顺利完成任务。促进就业持续发力,持续深化“紫塞就业创业提质行动”,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2.6万人。基础教育扩容升级,着力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3”系列政策,累计实施义务教育扩容提质项目75个,新增普惠学位9692个。社会保障持续夯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和失业保险金标准持续提高。
主持人: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题的记者举手示意。
承德新闻网记者:刚才发布中提到“十四五”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请问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承德市发改委重点办一级主任科员路明纬回答)
答: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实现自身发展。一是高位推动,强化机制建设。组建由市级领导牵头、部门和县区协作的18个专题对接小组。研究确立“11236”工作思路,精准对接国家部委和京津相关部门,形成上下畅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跑办争列,广泛争取支持。聚焦流域补偿工作,积极破解河流生态脆弱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瓶颈短板,累计争取京津流域补偿资金超过50亿元。紧紧抓住北京对口帮扶有利契机,围绕产业合作、乡村振兴等领域谋划实施帮扶项目,争取北京支持资金1.7亿元。三是突出重点,打造示范样板。深化环首地区合作,以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产业“一条链”为目标,持续深化“怀丰”合作,不断拓展“密滦”合作,加快推进“平蓟兴”合作,从生态、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一批专项行动,与京津多领域开展紧密协作,实现了合作共赢。
承德日报记者:“十四五”期间我市在重点项目推动上取得了哪些成效?(承德市发改委重点办一级主任科员路明纬回答)
答:“十四五”期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谋划、实施了一批对培育新发展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以有力有效的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来,累计安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121个,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367亿元;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130个,累计完成投资427.1亿元。下面,我主要从以下三点谈谈重点项目建设成效。一是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五年来,在各县(市、区)和相关市直部门共同努力下,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超100%,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二是重点项目压茬推进。丰宁抽水蓄能、承平高速等一批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宽城兆丰球团、承克高速等一批项目正加快实施;还有宽青迁铁路、美富淦高智能精密合金彩涂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积极推进前期手续。三是项目建设成绩突出。在项目统筹、前期推进、开工建设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效。比如,2022年省重点项目建设上获省发改委奖励。2025年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连续8个月排名全省第一。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的关注及嘉宾的详实发布和细致解答,以上就是本场发布会全部内容,感谢各位出席。发布会到此结束。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