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兴隆县发展和改革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单位,在当地山楂种植示范基地开展技术交流与成果推广活动。此次活动深度践行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生态绿色可持续 协同创新向未来”理念,加速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落地,以科技创新为纽带,奏响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特色产业升级的共鸣曲。
此次活动聚焦山楂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专家团队现场指导绿色种植技术,合作实施“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殊功效职务高效栽培及产业化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助力示范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与品质提升 。近年来,通过京津冀人才对接与技术转化机制,兴隆县已牵头重大科研项目19项,取得国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11项,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63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43件,成功开发山楂白兰地、功能性饮品等系列产品,将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在科技特派团“体系化作战”支持下,全县建成16个高标准示范基地,完成6000亩有机认证,形成“农业采摘+观光旅游+产业园区”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科技创新不仅激活了产业动能,更拓宽了协同发展路径。兴隆县组建果树科技服务队10支,面向京津地区开展跨区域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万余人次,带动周边4个县区2000亩板栗实现科学化种植 。山楂产业的科技升级,既推动了承德创新示范区建设,更成为京津冀生态价值共享、产业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绿色农产品直供京津市场,先进技术反向赋能区域农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下一步,兴隆县将持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聚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关,加快山楂精深加工、绿色循环等关键技术突破,完善“科研-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强化人才交流、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让小山楂承载大产业,为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注入更强动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多“兴隆智慧”。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