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生态美城乡靓——承德县经济生态民生齐发力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11-20???10时24分 浏览次数:

本网讯(记者马思稳)11月1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承德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承德答卷系列新闻发布会——承德县“五年攻坚结硕果,奋楫扬帆启新程”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承德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以真抓实干为路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效双升、大局持续稳定,先后斩获“河北省森林城市”“省级医改工作先进县”“省级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等多项殊荣,成功入围“国家有机谷类标准化示范区”“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用实干书写了县域发展的亮眼答卷。

坚持项目为王,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该县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开展项目攻坚行动,五年来累计实施省、市级重点项目71个,总投资达495.7亿元。在招商引资战场上,聚焦8大重点产业链,创新开展小团组精准招商,主动对接央国企、知名民企450余家,成功签约项目125个、总投资458.9亿元,其中68个项目已落地见效、总投资152.36亿元。全县累计招引央企子公司8家,央企引进工作位居全市前列,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调优产业结构,激活转型升级“新引擎”。承德县持续壮大“1+2+1”特色主导产业,构建起多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文旅康养产业亮点纷呈,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项目即将开工,板城酒博园成功打造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唐家湾景区、牧蓝谷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品质持续提升;清洁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清洁能源项目并网总规模达193.4万千瓦,位居全市第三位,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装备制造产业加速集聚,明阳大兆瓦风机塔筒、晨宇建材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实施服务外包产业倍增计划,全县服务外包企业达72家,“承德好声音”获评省级劳务品牌,“京北声谷”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精准培育钒钛综合利用、健康食品等优势产业,驰阳尾矿综合利用、中红三融肉鸡全产业链等37个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为县域经济增添新活力。

践行绿色发展,擦亮生态宜居“金名片”。五年来,承德县始终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3.52,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降至每立方米23微克、48微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6天,始终保持全省前列;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国省考河流断面水质、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稳定达标。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先后投入资金6亿元,完成矿山修复2万余亩,成功打造5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持续推进“四河共治”工程,扎实开展水环境“三项行动”,水源涵养、生态支撑和防洪防汛能力稳固提升,2023年先后获评“河北省水资源监管能力提升示范县”“省级森林乡村示范县”。

聚焦城乡提质,绘就全域美丽“新画卷”。承德县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成功创建49个省级美丽乡村,刘杖子乡孟家庄村、新杖子镇苇子峪村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标准完成7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面积125.33万平方米,惠及10957户居民;智能型交通系统投入运行,县城供水系统升级改造、新建污水处理、绿源热电垃圾焚烧等一批公共事业项目落地见效。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五年来新建、改造公路439.75公里,新建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895公里,快递物流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100%,城乡联动发展跑出加速度。

增进民生福祉,书写幸福宜居“民生答卷”。承德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质发展,着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各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就业保障不断强化,全市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挂牌运营,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497人;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全面提高,累计发放各类救助和保障资金6.29亿元;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升,县医院、中医院全面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在全市率先实现综合医院三级管理全覆盖,2022年获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