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李亚冰、马思稳)营造良好路域环境,保障公路安全、舒适、畅通,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合承德”的实际行动,是实现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去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养护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通过治顽疾、抓契机、齐合作、创亮点等举措,打通产业路、致富路、民生路,让一条条道路成为旅游路、风景路、幸福路。截至目前,我市共实施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程6大类35项,各项工程已全部完成。
2024年8月,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文,将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国道G615)御道口至大滩镇段确定为2024年公路安全精品路建设项目,为全省实施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提供了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为打造全国公路安全精品路,我市围绕主题高标准创建,按照相关创建主题, 对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实施路面大中修、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灾害防治、绿化提升4类品质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41亿元,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在大中修的同时,实施交通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对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沿线村庄边沟进行了暗排水改造,人行道进行了铺设彩砖,标志标牌、标线进行升级改造,沿线服务区、停车港湾、观景平台等服务设施的绿化更加完善,公路沿线村庄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不仅有效提高了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也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推进了“交通+旅游”深度融合。
在养护工程建设中我市积极探索、大胆应用,实现多个首次突破。在怀丰隧道(河北段)维修加固工程中应用二次衬砌表面粘贴钢带加固法,为我市首例;在国道克黄线(G233)四合永至横河子段修复养护工程中,首次应用“温拌+再生”的沥青路面新技术并取得成功,深刻践行了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在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中,按照“1+1+4+22”的思路进行精心打造,集中示范22种“四新技术”,首次应用地锚式自张拉缆索护栏、免翼墙过渡护栏、急弯路段会车智能预警系统等,为我市后续实施公路交安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提供示范和借鉴。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